“车”到“车+人”,多险企联合平台研发“联合定价”应对新能源车险难题
分类: 最新资讯
情书词典
编辑 : 情书大全
发布 : 05-11
阅读 :168
新能源车险“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的背后,险企的“数据孤岛”困境是其中的一大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多家险企联合保代平台正以“联合定价”的方式探索应对之策。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合作,去年共同研发上线了车险“联合定价”技术,通过数据合作,将新能源车险的定价因素从过去的“从车”扩展到“车+人”,以实现更为精准的定价。这一探索模式的阶段性成果5月9日正式发布。新能源车险的“数据孤岛”困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3亿,其中新能源汽车2041万辆且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也意味着国内车险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布局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目前仅有头部的中大型保司实现盈利,其余多数都是亏损状态,尤其是新能源车险业务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认为,“精准定价能力”的缺失,是车险业务,尤其是新能源车险亏损困境的主要原因。“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得比较快,但是因为数据量积累得有限,实际上对客户比较精准的风险识别没有燃油车这么成熟。”太保财险市场部定价负责人安娜娜表示。数据量积累有限背后,归根结底是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定价场景中“数据孤岛”的困境。由于保险公司掌握更多的是车辆相关信息,比如车型、车龄、车辆零整比、保值率等,因此险企传统的车险定价更多是从车的因素来考虑,由此会出现一些“一刀切”的定价甚至拒保的现象。但事实上,即使是相同的车型,不同车主的不同驾驶技术、习惯等往往会造成风险的巨大差异,因此在王向楠看来,人的因素才是是否发生风险的决定性因素。蚂蚁保车险新能源车业务负责人张怡文举例称,例如上海的车主由于经常出差其车辆在杭州使用的频率非常高,但第二年如选择在杭州投保就属于异地车投保。而因为无法判断是否在本地使用,目前对于这种情况大部分险企都是“一刀切”不保的情况。但如果通过用户经常行驶的地方、停车缴费的数据来判断,做人车匹配的数据分析,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车”到“车+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等13家险企与蚂蚁保共同研发了车险“联合定价”技术,这一技术综合了“从车因素”和“从人因素”,可以助力保险公司准确判断风险后,再给出合理报价。这一技术去年已率先应用于新能源车型,目前正逐步覆盖燃油车型。据了解,这种“联合定价”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险企掌握的“从车”数据与蚂蚁保掌握的“从人”数据在可信隐私计算技术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从而产生“车+人”因素下的更精准定价。蚂蚁保车险精算负责人张纪元称,“从人”定价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用户特征、用户违章罚款之类的数据,去判断用户的驾驶风险高低。第二部分则基于停车缴费、高速通行费等人车绑定数据来判断车辆的实际驾驶人,并与之驾驶风险绑定。同时,针对困扰险企的私家车兼职网约车的情况,用“从人”数据也可以建立起网约车模型,一方面对于风险可控的网约车可以进行报价,另一方面针对高风险网约车车主也可以帮助险企做核保拦截。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从车”因素下,保险公司只能根据车型过去的理赔、维修成本等数据给出统一定价,低风险车主和高风险车主都被平均了,但加上“从人”因子后,低风险车主可以得到更低的定价,当然高风险车主的报价也有可能高于其他渠道。同时,在新能源车即将迎来的“费改”下,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从[0.65-1.35]扩展至[0.5-1.5],叠加“车+人”的定价模式,可以让定价更为接近实际风险水平。在这样的业务逻辑下,可以想见倾向于使用蚂蚁保平台上“联合定价”模式的车主大部分为能够获得更低报价的低风险用户或者在其他渠道无法报价的高风险用户。两者综合结果下,来自蚂蚁保车险服务的运营数据显示,应用“联合定价”技术后的险企车险报价平均可便宜数百元。那这种模式对于险企的赔付率有何影响?安娜娜称,太保财险就此做过数据分析。“我们监控下来,从报价转化率的角度,与常规模型相比,更多的优质客户转化到了联合定价这一侧去出单,报价转化率翻倍。成本方面,因为更多优质客户转向了联合定价,所以整个赔付率的下降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